三大運營商正式實行“流量不清零”業務已經快半個月了,在這半個月里,運營商們可謂是遭受各種非議,響應了國家要求,既“提速降費”又“流量不清零”,卻仍舊是一片差評,其實運營商也是啞巴吃黃連,有苦說不出。
10月1日,三大運營商同時推出“流量不清零”服務,即當月用不完的流量可順延一個月。一系列的“大招”相繼推出,但讓消費者買賬還是很困難。運營商“流量不清零”政策還引發諸如“偷流量”非議,雖然不少專家紛紛替運營商辯解,但還是有一些用戶心存疑慮。更不好的消息是,對于陷入微利循環的三大運營商而言,這些“割肉”式“突破”進一步危及其業績。
近日,三大運營商的三季報同時提到,“流量單月不清零”相關措施將對公司第四季收入及盈利帶來影響。前三季度,聯通凈利潤為81.8億元,同比下降22.6%,營收2119.13億元,同比下跌1.59%,移動和電信的營收和凈利增長僅為個位數。互聯網沖擊帶來的“業績下滑”趨勢加“提速降費”帶來的現實壓力,讓三大運營商深陷困境。
如此這般,運營商其實已經犧牲了很多的利益,用戶們也不要對運營商們太過苛刻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