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月19日,在手機反騷擾、反欺詐聯盟成立的發布會上,360董事長周鴻祎曝光了一個很少有人提及的灰色產業鏈——二手手機回收。在功能手機時代,手機主要打電話發短信,回收二手手機主要靠翻新形成盈利。而到了智能機時代,二手手機市場中灰色利益鏈條瞄準的,卻是用戶手機中各種隱秘信息。
周鴻祎指出,當用戶換手機時,常常把舊手機恢復到“出廠默認設置”,甚至把手機格式化了,以為把資料都刪除干凈了。而實際上,這些不法分子可以把用戶丟棄的舊手機里所有的短信、通信錄、APP,甚至是瀏覽記錄、照片都恢復出來。就連用戶的支付帳號口令、信用卡信息,10分鐘就會重新被恢復出來。
此前北京電視臺報道,李先生因更換一部手機,個人資料被盜用卡內的1000多元錢被轉走。后經360安全專家技術分析,理論上只要手機上的信息沒有被覆蓋,被刪除的信息都能恢復,即便使用手機自帶的“恢復出廠設置”功能,也無法徹底刪除。李先生很可能就是有人對他的手機進行了恢復處理,從中提取到了個人信息,然后冒充他本人補辦了手機卡,從而對其銀行資金進行轉移。
據從事二手手機回收工作的人士透露,一些手機回收網點,回收價格會比其他地方高,大家愿意把舊手機賣到這里。不過,這些人在轉售或是翻新手機之前,會先嘗試恢復一下手機信息,業內俗稱“過手”。實際是把收來的手機交給一個信息恢復的團伙,他們有專門的工具來處理舊手機,這個團伙的主要工作是恢復信息,然后篩選出對他們有價值的內容。
信息恢復團伙感興趣的信息主要有三類:分別是核心身份信息、聯系人信息和照片信息。僅以手機號碼出售為例,網上打包售價平均每個號碼約為5厘至5分錢不等。據預測,2014年國內更換手機的用戶數量將達2.2億,如果平均每部手機中的通訊錄聯系人100個,依此推算,憑借出售回收來的手機號,形成的黑色收入就可能高達4億以上。
另據360發布的《手機用戶換機風險調查報告》顯示,58.6%的國內手機用戶更換手機頻率在1年以內,平均每天換手機人數達60萬,換機潛在的風險和受害人群將在2014年進一步加大。目前,在全國范圍內,能徹底清除舊手機隱私信息的軟件只有360安全換機一款產品。專家建議,對于換手機如換衣服一樣頻繁的低頭族來說,換手機前還是徹底清理一下手機隱私。